遊戲與現實,還有我27(精神分析治療-資料說)

2009103009:24

**臨床上來說,精神分析乃是一種治療心理疾病的方法,精神分析的目標就是要協助個案去達到健康的心理狀態。
**事實上,從出生到青春期,當孩子在經歷到恐懼無助、或是在遭遇挫折而感到沮喪難過的時候,孩子需要父母的瞭解與安慰、需要父母給予他情緒上的支持、去安撫他不安的情緒。而這樣的經驗將決定孩子未來人格特質中,是否能發展出適當的情緒管理的能力。
**事實上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,有著許許多多的心理需要,包括如前所述的情緒上被支持的需要、被父母親接納、肯定的需要、與父母互動、與父母一塊從事活動的需要等等。而父母親是否能夠瞭解孩子的心理需要,並給予適當的回應與滿足,將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。
**當這些心理需要未能得到適當的回應時,在挫折的情況下,孩子便可能表現出如過度的內向、缺乏朝氣活力、膽怯、不敢去嘗試許多活動、過度害羞、愁眉不展、經常處於焦慮不安或缺發安全感的狀態、害怕與人接觸等等(就self psychology的語言來說,這樣的孩子正處於嚴重的defective self的狀態,或是所謂的fragmented self的狀態)。 而如果父母親經常能去對孩子的心理需要給予適當的滿足(也就是所謂的good enough mother or good enough parents),則孩子就經常會經驗到安全感、自在、和諧、愉快,而表現出活潑、有活力、充滿好奇心、喜歡去嘗試新鮮事務、喜歡與人互動等等(這也就是self psychology中所說的cohesive self的狀態)。
摘自: 
http://www.psychpark.org/psy/SelfPsychology.asp

嗯嗯~只先摘錄些和父母有關的,
其中還有些治療方面的態度,等有空再去詳讀.